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殿下 > 弄巧成拙(凤仪宫。“娘娘,内务司总...)

弄巧成拙(凤仪宫。“娘娘,内务司总...)(1 / 3)

凤仪宫。

“娘娘,内务司总管过来说公主生辰宴的单子改好了。”女官将内务司送来的单子呈上。

郑皇后翻开看过,见上面果然如公主吩咐的那般,肥腻大菜只保留一二,剩下的都是时鲜果蔬,冷热饮子。

冷饮子旁还用秀美小楷细致标记了,殿下年少,勿呈。

郑皇后对女官道,“我看这单子改的不错,你带着内务司总管到母后那里,给阿烺看看可还合她心意。若再有哪里添减,直接吩咐内务司即刻改了。”

女官敛衽一礼,下去做事。

不多时,女官回宫复命,“公主看过,也说改的不错,就按这次的单子办了。”

郑皇后笑了笑,问,“阿烺的生辰礼可备好了”

女官着宫人取来一份礼单,解释说,“今年生辰礼后,公主就要正式读书了。奴婢在去岁例上添了些笔墨。”

礼单上既有适合小女孩儿的珠花首饰,也有内务司精制的宫装衣料,另有笔墨新书,十分齐全。“这就很好。”

女官十分犹豫,“娘娘,以往的例,公主在正式读书前,中宫必会赐下一卷显德皇后亲书的贞烈传,以示对公主的爱重。”

郑皇后眉尖一蹙,扬手止道,“母后并不喜贞烈传这样的书。”

女官在宫中多年,对此自然也有所察觉。她为难的是,“皇帝十五女,郦嘉公主便因性情不大温顺,一直未得显德皇后赐下此书,最终只尚一三品将军。远在边塞,数年不得还朝。先帝在位时,顺柔长公主因掌掴驸马,便被先帝收回了所赐贞烈传,封号也从宁平二字,改封顺柔。长公主沦为皇室笑柄,郁郁数年,也是近年才好了些。”

荣烺深得郑太后钟爱,太后娘娘喜不喜此书,皇室贵族却皆以能得中宫所赐此书为荣。

即便是郑皇后当年闺中时,彼时还是皇后的郑太后,也曾给娘家侄女赐下此书。

只是

六月阳光,下午依旧炽热。

穿窗而过,洒下一片明亮,正落在临窗书案上。

案上垒着满满的书,被光线拉出悠长的影子。

闺中时,郑皇后并不是姐妹中最出众的,论相貌,她不及庶出的三妹。论才学,她不及长姐。

长姐的贞烈传读的最好,性情也最为柔顺,于帝都素有贤名。

及至陛下到了大婚亲政的年纪,人人都说,母后嘱意的中宫人选是长姐。待圣旨颁下时,郑皇后犹记得阖家惊掉下巴的模样,她自己也怀疑是不是圣旨拟错了,或是她的耳朵出现问题。

可这是不可能的事。

圣旨如何会出错

她的耳朵也没出问题。

她就这样的懵懂的进宫做了皇后。

她的贞烈传读的也不好,虽自幼学过,也仅止于能背诵罢了。

那样薄薄的一卷书,故事即无聊又无趣,文采亦寻常。许多贵女注释都能写个本,引申出许多精妙奥义。

很长一段时间,郑皇后都不解,为什么姑妈会选她为陛下中宫她小时候还能打破小姑妈家表兄的头。

因这事,年长议亲,门当户对的人家就有些艰难。

那会儿,郑皇后都做好下嫁的心里准备。

谁知,姑妈点名叫她做皇后。

郑皇后对女官道,“这些年,宫中谈贞烈传的人渐渐少了。母后也没有再特别将此书赐给哪家贵女。不必准备。”

若事事按贞烈传所言,即便尊贵如母后,亦不能掌朝政批奏章

最新小说: 她们都入戏太深了! 京港往事 美利坚胜者为王 满门炮灰读我心后,全家造反了 深情诱引 吃大瓜!瘫子读我心声后站起来了 宠妾灭妻,重生我退婚渣男嫁王爷 重回1982的悠闲生活 错嫁高门,主母难当 皇城司第一凶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