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风八万里 > 第一百六十章 望风披糜

第一百六十章 望风披糜(2 / 3)

刘永锡的这一决策,自然是在朝野之中引发巨大争议,许多正人君子都觉得这位承天皇帝根本不是当今天子的最佳人选,反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夫。

但是他们只能把这些非议藏在心底,或是写成影射性质的诗文甚至不敢公开发表,在任何公开场面只能听到对大明天子的赞声如潮。

现在天下既然已经是承天朝的天下,那么大家只能按照承天朝的新规则来赞美承天皇帝,否则就是无法想象的悲惨结局,这些不满者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大清国的勃然大怒之上。

在他们的想象之中,建虏虽然是初入中原,但是听到了如此不合理的条款肯定会勃然大怒,承天皇帝肯定会因为自己的胡闹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到时候他们这些正人君子就可以站出来收拾残局。

但事情的发展却与陈贵妃她们的猜想差不多,大清国既然初入中原自然都是一群蛮夷。

这些蛮夷自然没有什么贞操观念,在收到刘永锡的书信之后都觉得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们不担心承天皇帝在信中提出的条件太苛刻太不近人情,反而担心刘永锡不肯提出具体的条件,只要刘永锡肯提条件自然可以好好谈慢慢谈。

在收到书信之后,大清朝以惊人无比的效率动员起来,第一时间就收集了好些位天下间数屈一指的美人作为与承天朝谈判的筹码,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些降清汉官的妻女。

只是这些汉官既然已经降清,自然谈不上多少廉耻节操,更不要说满洲亲贵现身说法:“现在这个时候且不说你们的家人,就是满洲贵女甚至至我们大清国的皇太后都有为国牺牲的准备!”

而诸位降清汉官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心理重建,他们之前是大清国对越明朝最强烈的一批人,总想着如何反败为胜,而现在却变成了承天朝最坚定的盟友,整天都在谋划着怎么把承天皇帝请进北京城来。

事实上这只是大清朝局混乱的一个侧面,虽然多尔衮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至少是一个严厉的独裁者,在朝堂之上有着一言九鼎的力量。

而在多尔衮死后,大清朝廷已经是九龙治水,什么时候都是大闹特闹最后却无法善后,最后大家只能请出皇太极留下的几位皇后与宠妃,希望她们站出来解决问题,但是很快就有人劝她们牺牲自己成全国家。

反正大清国的统治已经完全失控,甚至对于高歌猛进的诸路北伐军视若未见,任由他们来去纵横。

对于越明军来说,他们原本以为越过黄河北岸之后会遇到相当猛烈的抵抗,但是由于大清朝根本形不成一个抵抗核心,这次北征反而更象是一次战时行军,几乎遇不到任何有组织的抵抗,反而是降将如雨。

用降将如雨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十几天之内已经有数万清军投降了承天朝,而且其中还有真正的满洲八旗。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